第755章 明朝大太监_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
女女小说网 > 大明,盛世从太子监国开始 > 第755章 明朝大太监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第755章 明朝大太监

  看到老太监瘫坐在地,胡宝微微一笑,把手中鬼头大刀递给王学明:

  “王公公,这是圣上恩赐,不然你这辈子都不会有机会亲自手刃仇人,快奉旨吧!”

  王学明虽然害怕,可没有任何办法,他还没有胆子抗旨。

  不过他还是不明白,自己的义子为何被说成仇人,本来还想让张忠给他养老送终呢!

  见老太监好像不明白自己的意思,胡宝又不厌其烦的解释一下:

  “张忠作恶多端,按罪当诛的可不止他一人,若不是圣上开恩,你肯定会被他诛连,张忠到底是你的义子还是仇人,咱家相信王公公比任何人都清楚……”

  对啊,张忠正是仪仗他守备太监的权势作恶,若张忠被杀,他也该死。

  所以,说张忠是他的仇人并不为过。

  在胡宝的提醒下,老太监终于想通了,他哆哆嗦嗦爬起来,接过胡宝手中大刀,跌跌撞撞走到张忠面前。

  看到身边人一个接一个被杀,张忠早就吓尿了。

  又看到义父手拿鬼头大刀走来,张忠的魂都吓飞了,慌忙对老太监连连磕头求饶:

  “义父,您不能这样,儿子还有给您老人家养老送终呢!

  恳求义父大发慈悲饶儿一命,以后儿子再不敢胡作非为了……”

  昔日最在乎的义子,如今差点把他拉下水,让老太监突然怒火中烧。

  他手中大刀一指张忠破口大骂:

  “闭嘴,都是你这个孽畜作恶,咱家差点被你害死,今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,希望你来世做个好人……”

  老太监说着,就高高举起鬼头大刀,准备狠心把张忠斩首。

  看到老太监竟然要亲自砍他脑袋,张忠突然失去理智,他们手指老太监同样破口大骂:

  “王学明,你这个没卵子的老阉狗,当初要我为你兼并土地霸占商铺时,你不是拍胸脯保证,在凤阳你就是天吗?

  现在怎么了,不就是抢一个女人吗?你不但不为我求情,还准备亲自动手砍我?

  你这样做就是折磨杀戮,老子就算死,做鬼……”

  “孽畜你……”

  张忠看到义父亲自砍他脑袋,心态彻底崩溃了,对一直尊敬的义父破口大骂起来!

  王学明做梦都不敢想张忠敢如此骂他,气急之下,手起刀落:

  “咔嚓……”

  老太监也不知哪来力气,寒光一闪,竟然一刀把张忠脑袋砍掉……

  随后一屁股坐在地上,开始剧烈呕吐起来。

  张忠脑袋滚落在地,眼睛拼命瞪着老太监,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……

  在凤阳一手遮天的守备大太监,再没有往日威风,趴在地上一直在呕吐,几乎把苦胆都吐出来!

  胡宝冷冷看王学明一眼,随后一甩衣袖转身离去……

  明朝最有名的是党争和宦官,党争就是东林党与浙党、楚党、齐党、秦党、阉党之间的斗争。

  最终动摇国本,导致明朝元气大伤,酿成灭国之祸。

  太监专政就更不用说了,明朝的大太监是历史上最有名的,与东汉并列。

  曹化淳,诗文书画,样样精通,深受司礼太监王安赏识,倚为亲信。

  奈何后来王安被魏忠贤害死后,曹化淳也受到了牵连,被逐出北京,发配到留都南京待罪。

  后来崇祯皇帝登基后,曹化淳随即被召还,委以重任,平反冤案。

  因办事得力,深得崇祯皇帝的信任和倚重。

  崇祯四年,曹化淳在宫中的地位已相当显赫。

  清兵入关之时,曹化淳因年老力衰已离宫六年。

  顺治移驾北京后,曹化淳赴都上疏,请妥善处理怀宗帝后陵寝。

  曹化淳与东林交好且为人忠厚,并没有其他恶迹,竟然也遭到文人的污蔑,蒙“开城纵贼”之冤。

  “家居六载还遭谤,并信从前使不真。”

  他终于体会到了文人的无耻,感受到了被他排斥的魏忠贤的无奈。

  王安,最早隶属于宦官冯保名下,后来王安由陈矩推荐给皇帝,受命为皇长子伴读。

  当时郑贵妃图谋立自己生的儿子为太子,所以经常使人搜集皇长子的过失。

  然而皇长子在王安周旋保护下,使得郑贵妃一无所获。

  明光宗即位后,王安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。

  之后,王安采用门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意见。

  劝皇帝实行各种有利于国家的政治措施,发帑金接济边费,起用忠直的大臣邹元标、王德完等,朝廷内外都异口同声的称赞他品德好。

  大学士刘一燝、给事中杨涟、御史左光斗等,都很尊重他。

  但是王安做梦都没想到,他会被看中的小太监魏忠贤给坑了。

  本来魏忠贤对这个曾经多次提拔自己的恩人,他是不忍下手。

  但是最毒妇人心,在客氏的劝说下,魏忠贤还是狠下心将王安一贬再贬后杀害。

  直至明思宗崇祯帝即位后,赐给王安祠堂的匾额为“昭忠”。

  嘉靖二十六年,陈矩入宫,当时才九岁。

  嘉靖三十年,俺答率兵在边境抢掠,逼近京师,太监高忠全副武装参与防守,立下功劳。

  陈矩十分敬佩,所以立志要经世济民,治理国家,从此经常留心有关政治、经济的事。

  万历三十三年,陈矩以掌东厂兼掌司礼监印,集纠政、监察大权于一身,这在明代宦官中也是少有的。

  虽然如此,他并没有滥用权力,而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。

  当时矿税使流毒天下,民不堪命,许多廷臣先后疏谏,神宗都给予重惩。

  当大学士沈鲤进谏时,陈矩支持他,亦帮助进言,于是矿税在不久后得到停止。

  陈矩身材不魁梧,比较瘦弱,声音嘶哑。

  但是白耳黑齿,双目炯炯有神,对人谦和,没有声色俱厉。

  不过,当处大事,决大疑,羽翼忠良,保全君德的时候,都很有决断,敢于担当。

  他衣食方面自奉甚薄,暇时喜欢弹琴、吟诵诗歌,收集古董书画。

  他掌管东厂这段时间,是东厂抓捕人最少,京师秩序最平稳的一段。

  陈矩集纠政、监察大权于一身,位高权重在宦官云集的明朝也少有。

  但陈矩只守着“祖宗法度,圣贤道理”八个字,廉洁安静,不扰官不害民,从不滥用权力。

  仅是力图救正时弊缺失,被人称之为“佛”。

  王振略通经书,满腹经纶,后来又做了教官。

  但是中举人、考进士这条荣身之路对他而言是太难了些。

  于是便自阉入宫,史称王振“狡黠”、是明朝第一代专权太监,王振善于伺察人意。

  请收藏本站:https://www.nnxsw.cc。女女小说网手机版:https://m.nnxsw.cc

『点此报错』『加入书签』